揭秘百香果种植大户为什么不赚钱?
中国目前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,百香果几亩到几十亩的种植户赚钱的比较多,上百亩甚至上千亩的大户,反而很多是亏本的。
理论上来说,按照规模经济的效应,规模越大理应越赚钱,大户赚不到钱,核心问题在哪呢?
其中很关键一点,盈利点设计十分不合理的问题。
所以,今天我们就来系统讨论一下,盈利点,到底怎么设计才算合理。
种植不赚钱的果园,有哪些思维症结?
1、关注点不在农业本身
除了一些本身就从事农业,因为种植经验丰富而扩大生产的种植大户之外,很多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,对农业生产并不了解,甚至并不是看重农业本身,只是看重政策,主要的精力放在跑关系、跑政策,真正用到农业生产上的精力并不多。
2、没搞清生产和运营的区别
有许多种植大户虽然专注于农业生产,但不懂得在规模扩大之后,自己的角色已经不再是“生产者”,而是“运营者”。
过去大家都是小农经营,只管生产,虽然有利润,其实更多的只是“苦力钱”,运营和销售的事基本上被“二道贩子”给做了,而在规模扩大成为农场之后,不仅运营方面的各种成本增加,对农场主运营能力也有了更高要求。
3、贪便宜心理
过去常说“勤俭节约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的确不错,在农业社会,小农生产靠节约确实能增收。
但规模化之后就不一样了,需要讲求投入产出比,农资投入等方面靠省钱已经不能带来利润,该加大投入的地方必须舍得投入。
4、只想到靠主营业务盈利
很多种植大户在设计盈利模式时,主要就是想着要靠自己的产品赚钱。
其实光靠农产品,很难赚到钱。果园里可以利用的资源是很多很多的,一些聪明的种植大户,并不只靠自己的农产品赚钱,转变思路,让盈利点多元化。
如何解决?
一、降低成本管理出效益
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的经验,当产品价格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,要增加收益,降低生产成本是唯一途径。
将企业运营的经验用在农业生产上,道理一样,管理出效益。
二、独辟蹊径,创新出效益
在市场同类产品互相杀价的激烈竞争下,独辟蹊径的无公害种植方案,以及即将注册的品牌,显然胜出一筹,让追赶者永远追赶,这就是创新的力量。
三、转变观念,合作出效益
从不合作到合作,提升的是效益,是价值。
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,最关键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。
大户赚钱的筹码就是它的规模,以规模为筹码开展经营所产生的经营效益。
大规模的种植,就需要考量土地所在地域的土壤及气候条件、空间位置、劳动力成本、农业技术及配套条件、投资者意愿、政府补贴及保障政策等因素,而不是盲目的扩大以致于最后亏本收场。
目前广西通康农业已建设了200多亩百香果种植样板基地,和80多亩百香果大棚脱毒育苗<1>,育苗品种有:紫香,台农二号,黄金钦蜜9号等品种。现育苗300万株,从源头上保证百香果的高产高品质。
公司向本地贫困户免费提供种苗、全程提供种植技术指导,挂果后连续3年包销等。2019-2022年发展带动种植户290多户致富,对接国家三农政策协助80余家合作社/种植户申请相关补助资金,积极参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已带动桂林周边及云南,广东,海南、福建、浙江地区农民种植百香果 2200 多亩。
计划五年内建成全球首个集百香果研究、种植、培育、深加工、采摘、旅游为一体的百香果样板产业生态链系统。
长按二维码3秒,识别添加微信:13768438946
免费领取《百香果高产栽培技术》及《2022百香果种植可行性报告》
长按二维码3秒,识别添加微信